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作为国内“CPU第一股”,去年登陆科创板的龙芯中科获得了社保基金、大基金、公募基金、牛散的众捧。不过在股价“炒高”之际,原始股东在解禁后便迫不及待抛出减持计划,4家私募合计套现或达71亿。

  AI芯片巨头遭巨额减持。

  6月28日,龙芯中科开盘跌超17%,最终收跌-10.73%,报120.4元,市值约为482.8亿。

  消息面上,昨夜龙芯中科公告称,四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17%,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减持市值约为71.22亿元。

  作为国产CPU“独苗”,龙芯中科在资本市场具备较强的稀缺性。去年登陆科创板获得无限高光,不仅上市时估值大幅超过行业平均,上市后还获得诸多机构抢筹,年内涨幅近60%。

  一方面,随着财报逐渐披露,公司在去除补贴下的盈利水平逐渐露出水面;另一方面,投资机构资金也在解禁后加速减持逃离。这家被资本市场捧上神坛的国产芯片巨头,或许正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窘境。

  四家私募拟套现71亿

  据龙芯中科公告,第三大股东中科百孚、第四大股东横琴利禾博、第八大股东鼎晖华蕴、第六大股东鼎晖祁贤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17%。而减持的这四家股东均是私募基金。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上述股东表示,减持价格按照市场价决定,原因都是自身经营和资金需求。

  而按昨日收盘市值计算,中科百孚、横琴利禾博、鼎晖华蕴的持股市值分别为69.65亿元、48.78亿元、17.41亿元。若按计划上限减持,套现的对应价值逾71亿元。

  据悉,上述股东都是上市前持有人,大部分股份在今年6月26日上市一年之际刚解禁。

  从解禁市值来看,龙芯中科解禁金额高达340.81亿元,位居本周解禁榜第一,涉及15家投资机构。然而股东减持的速度和幅度都令市场震惊,后续或还将进一步释放。

  成本方面,招股书显示,上市前,中科百孚出资额为4200万元(对应股权比例为16.81%),横琴利禾博出资额为2940万元(对应股权比例为11.76%),鼎晖华蕴出资额为1050万元(对应股权比例为4.2%)。

  作为国内“CPU第一股”,去年登陆科创板的龙芯中科,一路走来获得众多机构支持。

  2022年6月IPO之际,龙芯中科发行市盈率为141.68倍,当时行业市盈率仅25.93倍,体现了市场对“国产替代”的极强信心。彼时,大基金二期获配143.5万股,获配金额约为8618万元。按照解禁市值测算,为近2亿元。

  上市后,龙芯中科股价一路暴涨,成为芯片板块热门标的。

  2022年中报,即上市后首份财报中,即出现了社保基金114组合的身影。三季报中,社保基金114组合持仓未变,牛散赵建平新进成为了公司的第四大流通股股东。同时,由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掌管的银华心怡灵活配置混合等三只基金,也进行了建仓。

  在今年的人工智能浪潮中,龙芯中科更是迎来57.84%的涨幅,成为ai概念股中最硬核的公司之一。

  上市一年的“AI牛股”

  资料显示,龙芯中科成立于2008年,背靠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主营产品是CPU,即个人计算机必备芯片,是完全国产替代自主化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多数CPU设计企业主要依靠先进工艺提升性能不同,龙芯中科通过设计优化和先进工艺提升性能,摆脱对最先进工艺的依赖。通过自主设计IP核,克服境内工艺IP核不足的短板。

  龙芯中科是为数不多股权结构开放、未被整机厂商控制的企业。目前,与公司开展合作的厂商达到数千家,下游开发人员达到数十万人,基于龙芯处理器的自主信息产业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管理团队方面,实控人胡伟武自1996年3月进入计算所,2001年起投身于龙芯处理器的研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系列处理器的研制。

  早在2022年,龙芯1号便研制成功。招股书中,龙芯中科称公司研制的芯片包括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三大系列处理器芯片及桥片等配套芯片。

  计算所官网显示,2009年,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李国杰在《研制龙芯CPU的策略考虑》文章中写道:“经过对X-86、PowerPC、MIPS、SPARC等多种指令系统的仔细分析,我们最终选择了MIPS指令系统,在这一选择中,唐志敏研究员起了关键作用。”

  而时任龙芯CPU课题负责人唐志敏,正是胡伟武的老师。也就是说,在计算所这一重要项目上,目前由作为“首席科学家”的胡伟武直接挂帅。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禁潮之前,龙芯中科控股股东曾有小幅增持。

  北京天童芯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4月28日期间增持过公司3.92万股,占总股本的0.0098%,增持金额仅503.36万元,在增持计划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下限附近。

  补贴退潮,由盈转亏

  不过从业绩上看,被列入“实体清单”的龙芯中科,无奈遭遇“盈转亏”。

  因电子政务市场停滞导致信息化应用销售收入下降,公司2022年营收下降38.51%至7.3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录的亏损1.57亿元,首次由盈转亏。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81亿元,同比下降34.93%;归属净利润亏损7218万元,同比下降298.17%,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3.75%、47.09%和37.04%,也在不断下降。对此,龙芯中科表示,过软硬件定制和产业链定制,来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在一定时间内,在特定领域、特定行业,毛利率下降是有可能的。”

  上市前,龙芯中科收到不少补助。2019年至2021年,计入当期收益的补助金额占该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4.95%、29.76%、31.88%。如果剔除补贴,公司净利润额将大幅减少。

  龙芯中科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国内唯一自主掌握高性能CPU IP知识产权、具备系列化CPU IP核授权条件的企业。后续将会有部分的龙芯CPU IP核陆续开放给合作伙伴。国内已经有公司基于LoongArch架构的处理器核开发SSD控制器、网络通信模块等产品。

  研发进度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逐季排满了产品规划。

  公司预计三季度公司会将支持整机企业基于3A6000开发整机产品;四季度发布3A6000,并同步推出相关整机。关于GPGPU,第一个集成自研GPGPU核的SOC芯片计划于2024年Q1流片,在此基础上将研制兼顾显卡和计算加速卡功能的GPGPU芯片,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流片。

  根据盈利预测与估值测算,西南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4月龙芯中科推出32核3D5000产品,性能优异,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点。

  “预计龙芯中科2023年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44.2%,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 127.8%。考虑到公司坚持政策性市场和开放性市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有望率先受益于政策性信息化市场发展所带来的需求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