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近年来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一直是Keep增长的主引擎,2022年营收同比增60%,远高于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30%。
(制图:市值风云App)
可见,Keep的各条业务线,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即通过围绕用户的整个健身生命周期,打造闭环的商业模式。
此外,Keep的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不仅能对会员订阅进行“流量反哺”,其软硬件结合的独家优势,更增强了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和付费意愿。
Keep的智能健身设备可以互相连通,并追踪和分析用户健身行为,使平台能够为用户自动调整锻炼难度和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推荐。
长期以来,Keep运动产品客户的会员渗透率,明显高于整个平台的会员渗透率,2022年分别为45%和10%,这也是Keep业务构成闭环的印证。
(制图:市值风云App)
Keep未来的业务布局,或许还有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疫情成为过去式,据披露,Keep已推出了线下健身课程。除经营自有的Keepland健身中心外,自2022年起,Keep开始与第三方线下健身房合作提供单次付费的健身课程。
用户持续增长,变现能力加强
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会员订阅业务的高毛利,Keep的整体毛利率长期稳定在40%以上,2022年为40.7%。
(制图:市值风云App)
销售费用一直是Keep最大的期间费用项,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也是Keep后续改善盈利能力的关键。
2022年,Keep销售费用率为29.2%。据披露,Keep的销售费用主要用于流量获取和品牌推广,包括在各种第三方App上投放广告以吸引新用户。
在风云君看来,Keep现阶段的营销投入是出于“战略性”的主动选择,目的是抢占客户心智及提升品牌知名度。
国内在线健身市场虽然增长潜力巨大,但仍处于发展早期,体现为头部参与者的数量较少。
相比之下,无论以MAU、月度订阅会员数或用户已完成锻炼次数计,Keep的体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参与者。
(来源:Keep招股书)
此时,Keep选择继续“夯实”品牌策略,战略性地增加营销投入,以进一步获取和留住客户,是恰当之举。
Keep的营销投入颇为有效,体现为以MAU计的用户群仍在持续扩大。
2019-2022年,Keep的MAU从2180万名增至3640万名,期间CAGR为19%,在商业化后仍维持着较高增速。
(制图:市值风云App)
Keep在长期维持着约70%的平均月会员留存率的同时,变现能力也在逐年加强。2019-2022年,Keep每名MAU的平均收入从30.5元增至60.8元,2022年同比增29%,期间实现加速增长。
(制图:市值风云App)
得益于近年来销售费用率的整体降低,Keep的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过去,Keep的净亏损主要来自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和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两项非现金开支后的经调整净利润指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Keep的盈利水平。
(来源:Keep招股书)
2022年,Keep经调整净利润-6.7亿元,亏损规模较去年同期收窄19%,当期经调整净利润率-30.2%,同比也大幅收窄21个百分点。
(制图:市值风云App)
国内在线健身行业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竞争激烈、市场较为分散。
得益于深耕健身内容打造的品牌“护城河”,Keep迅速从工具类App转型为集自有品牌销售和会员订阅制为一体的多业务组合型企业。
风云君认为,Keep接下来的战略重心,仍然是打造品牌,关键在于通过提供更多优质在线健身内容,不断地扩大用户群。
高参与度、高粘性的用户,是Keep的核心竞争力,而庞大的流量,也给其未来布局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自2018年商业化以来,Keep保持着高成长性的营收和亮眼的用户指标,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改善。
在未来的“持久战”当中,Keep也是同行里幸存并壮大概率最高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