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用户增长重要,还是率先实现盈利重要?在众多初创公司以及新兴技术面前,往往摆着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
从商业的本质来看,利润增长一定是最终目标。而历史发展规律却告诉我们,创业早期不应该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更应该注重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用户群的培养。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微软1982年开始赢利,谷歌2001年开始赢利,Facebook自2009年开始赢利。如今国内众多科技大厂同样如此,阿里、京东、腾讯均是从亏损开始做起的。还有个反面教材,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苏宁,由于先考虑盈利错失了扩张和竞争的大好时机。
因此通过以上结论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小i机器人会将“华藏”大模型的最低算力要求定为10万元人民币。
成为中国通用大模型的基础平台
ChatGPT发布以来,国内涌现了大模型创业热潮。6月29日,小i机器人发布“华藏”大模型。
在发布会上,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辉表示华藏大模型的最低算力成本为10万元人民币。对算力成本“明码标价”,袁辉进一步阐述道,“如果想让成千上万的行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真正能用上大模型、拥有这种通用的核心能力,小i、华藏希望它能再少一个‘0’。”
不难看出,华藏大模型对于小i机器人而言,就目前甚至是未来一段时间来说,盈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华藏大模型在小i机器人实现AI规模化商业落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除“可交付”的特点,华藏大模型还具备可控、可定制的能力。“可控”即在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算力算法、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做到可控,包含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可控,以及企业层面的内容输出可控等。“可定制”主要体现为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包括模型定制,内容定制,组件定制,场景定制等。
“我们要做中国通用的、基础的大模型平台,并不是在某一行业或场景做垂直应用的大模型平台,这固然也很重要。但中国如果没有通用的基础大模型平台,仍然只能做一个个应用厂商。”袁辉说。
在B端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看,AI的魅力不再仅仅局限于To C领域,受人口结构、消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其真正的潜力市场反而是To B领域。可以看到To C领域丰富的AI应用,但To B领域场景的落地还较为稀少。
无疑,华藏大模型便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生。而在此之前,小i机器人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i机器人作为中国本土最早进军对话式AI的公司,完整经历了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时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时期、大模型时期,并具备相应核心技术,在中文语义理解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小i机器人的客户已涵盖近千家企业及政府机构。客户名单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华为、小米、东方航空、通用汽车等大型企业。同时,小i机器人也已形成了AI+联络中心、AI+金融、AI+城市公共服务、AI+建筑、AI+元宇宙、AI+制造以及AI+医疗等多元化产品及服务形态。
以大模型为主线的新一轮AI技术革命已成为共识,大模型必将推动AI技术在各大行业场景的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渗透。有分析人士指出,从产业角度看AI行情可能才刚刚开始,这为小i机器人的华藏大模型的长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