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风云

  庞大的数据库无疑是公司最大的优势。

  身处“水大鱼大”的黄金赛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一些“AI+”企业也渐渐成长壮大,比如本文的主角——鹰瞳科技(02251.HK)就是一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医疗器械企业。

  鹰瞳科技的底层技术是人体视网膜识别技术(包括相应的深度学习算法)。基于该技术,公司能够通过对人体视网膜影像进行分析,进而快速检测、诊断眼科疾病。

  根据世卫组织和国家卫健委的数据,中国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正所谓“水大鱼大”,庞大的患者基数,海量的市场需求极大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举例来说,A股超千亿市值的民营医院有爱尔眼科,超百亿市值的民营医院有九家,其中眼科医院就有三家,而市值在几十亿、十几亿不等的眼科医院就更多了。这些数据都诠释了眼科不愧是我国医疗领域的黄金赛道。

  公司所有的产品线都是用来检测、诊断眼科疾病的,诸多眼科医院正是公司的下游客户。公司身处眼科这一黄金赛道中,“AI+眼科”大有可为。

  8月25日,公司发布了2023年半年报,那么这份半年报的质量究竟如何呢?且听风云君细细讲来。

  营收大增120.6%,亏损降低58.8%

  2019-2022年,公司营收从0.3亿元增长至1.14亿元,期间CAGR达56%。虽然还明显是个小个子,但表现可圈可点。

  具体而言,经过2020、2021年同比超50%的增速后,营收在2022年同比下滑了1%,原因也显而易见,疫情导致相关经营活动受到限制。

  公司依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早期,尚未实现盈利,净亏损额从2019年的0.87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1.83亿元。

  (制表:市值风云App)

  但边际改善已经出现。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0.83亿元,同比大增120.6%,净亏损额为0.41亿元,同比减少58.8%。

  (来源:鹰瞳科技半年报)

  按照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对应的客户类型进行划分,公司有三大业务板块:鹰瞳医疗、鹰瞳健康以及鹰瞳眼健康。

  鹰瞳医疗对应的客户是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诊所)以及体检中心。鹰瞳健康面向的客户主要是保险和医药公司。鹰瞳眼健康的服务对象则以视光中心和政府赞助的视力筛查项目为主。

  今年上半年,鹰瞳医疗、鹰瞳健康以及鹰瞳眼健康的收入分别为2980万元、2170万元以及3100万元,分别贡献了营收的36%、26%以及38%。

  (制图:市值风云App)

  纵向看,2022年上半年,鹰瞳眼健康的收入还只有760万元,占营收仅20%,是三大业务板块中最低的;而到了今年上半年,鹰瞳眼健康就一跃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收入同比增速高达308%,是三大业务板块中增长最快的。

  显然,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大增的核心推动力就是鹰瞳眼健康。

  (制表:市值风云App)

  软件量价齐升,硬件成本摊薄

  风云君向来喜欢软硬件结合的公司,从华为到苹果到特斯拉都是这类公司的典范。而公司销售的产品也是既有软件,又有硬件。

  软件产品主要包括两类:用于检测和诊断的人工智能平台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硬件产品主要是连同软件销售的视网膜相机。

  软件产品大概占营收的7至8成,剩下的营收则主要来自硬件产品。

  软件产品的收费模式是按次收费,因此软件产品的单次检测费用可以理解为销售单价,而软件产品的检测次数则可以等同于销量。

  今年上半年,软件产品的平均单次检测费用为20.87元,同比增长8%。其检测次数为296万例,同比大增81%。软件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且量的提升非常明显。

  (制表:市值风云App)

  另外,软件产品的服务网点数量也从2022年上半年的2681个增长至2023年上半年的3331个,同比增长了24%。

  (制图:市值风云App)

  数据、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而优秀的算法需要用海量的数据进行迭代,也就是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数据越多,训练越充分,算法模型也往往越厉害。

  随着检测次数和服务网点的持续增加,鹰瞳科技正在构建一个全球领先的庞大视网膜影像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公司的一个巨大优势。

  硬件方面,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一个大动作,即位于长沙的新建生产工厂开始投入运营。由此,公司实现了部分硬件的内部生产。

  (来源:鹰瞳科技半年报)

  硬件的生产规模提上去,规模效应往往就会逐渐显现出来,相关硬件的成本也会因为摊薄而下降。

  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61.01%持续下滑至2022年的49.14%,累计下降超10个百分点。不过在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迅速大幅反弹并创出新高的62.26%。

  毛利率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是硬件成本的降低。

  (制图:市值风云App)

  Airdoc-AIFUNDUS(1.0)三大优势

  软件产品SaMD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而Airdoc-AIFUNDUS则是SaMD中的拳头产品。因此,Airdoc-AIFUNDUS的商业化进程值得重点关注。

  Airdoc-AIFUNDUS目前有三个版本,其中已经商业化的版本是Airdoc-AIFUNDUS(1.0)。

  Airdoc-AIFUNDUS(1.0)的功能是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风云君看来,这款产品主要有三个优势。

  1、先发优势,已于2020年8月拿到三类注册证,是国内同类产品中首个获批的医疗器械。

  2、临床性能优势,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5%和93.1%,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3、兼容优势,广泛兼容市面上的大多数视网膜相机。

  目前Airdoc-AIFUNDUS(1.0)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以软件形式销售,一种是将Airdoc-AIFUNDUS(1.0)整合进硬件中,然后以视网膜相机的形式销售。

  按照现有的商业化进展,公司是先将Airdoc-AIFUNDUS(1.0)推广到医院、社区诊所以及体检中心等场景。Airdoc-AIFUNDUS(1.0)的销售收入从2021年的1870万元增长34%至2022年的2510万元。

  今年上半年,Airdoc-AIFUNDUS(1.0)已出售给143家医院和525家基层医疗机构。

  (来源:鹰瞳科技半年报)

  而Airdoc-AIFUNDUS(2.0)的适应症主要包括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的全部流程,并于2022年第四季度提交注册申请。

  适应症是病理性近视及视网膜脱离的Airdoc-AIFUNDUS(3.0)目前处于研发后期阶段,还未开展临床试验。

  (来源:鹰瞳科技半年报)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线学习的普及,儿童青少年在移动设备上消耗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一趋势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抓住上述细分市场的机遇,公司已在2023年启动两款产品的商业化进程,这两款产品为诊疗一体化的近视和斜弱视产品。

  (来源:鹰瞳科技半年报)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公司对研发极为重视,研发费用一直是公司最大的费用性支出。

  2019-2022年,研发费用率最高可以接近140%,最低也超过50%。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率达到68.7%,比例依旧很高。

  (制图:市值风云App)

  研发费用从2019年的0.41亿元逐年递增至2022年的1.26亿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0.57亿元,仍保持高强度,已经超过或接近除了2022年以外各年全年研发开支。

  (制图:市值风云App)

  今年上半年,公司共获得47项新专利,其中有25项发明专利。截至同期期末,公司合计拥有19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1项。

  (来源:鹰瞳科技半年报)

  就技术层面而言,目前业内有两个技术值得关注,一是大语言模型技术(LLM),二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AGI),这两个技术公司目前均有布局。

  对于LLM,公司计划是将该技术引入公司的主要服务流程中,提高产品的销售额。对于AGI,公司则打算将其引入个性化的医疗检测与诊断中。

  总体来看,鹰瞳科技当前还是一个小块头,但颇有些“巨人”的身影,在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啃得动硬骨头,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营收大增的同时亏损收窄。

  公司软件产品的价格在提升,硬件产品的成本下降,共同作用下,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令人眼前一亮。

  而公司显然也没有放慢研发步伐,并正在利用庞大的数据库持续夯实核心算法,这一优势将帮助公司构建起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