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投资报
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为监管重点。年内监管层发出超千条处罚信息,强监管信号愈发明确。而在众多处罚信息中,近半处罚来自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近期,又有多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制图 陈雨禾
9公司收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7月12日晚间,共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对于被立案的原因,公告显示均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其中,ST华铁(维权)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宣瑞国于2023年7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实际控制人宣瑞国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宣瑞国进行立案调查。
*ST日海(维权)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7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并调查相关情况。
此外,太和水(维权)、首开股份(维权)、上海凤凰(维权)、中国重工(维权)、*ST京蓝(维权)表示,公司于2023年7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据公司公告
东方园林(维权)、兴源环境(维权)则在7月5日就已被证监会立案。东方园林、兴源环境公告显示,公司于2023年7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2023年7月5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上述公司在公告中均未说明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具体事项。而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还有待公司进一步披露。
给股民造成损失可依法索赔
随着全面注册制启动,对信息披露要求更加细致,披露质量监管也更为严格。
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监管层累计对A股上市公司下发超千条处罚信息,而其中近半处罚来自信息披露违规,高居榜首。其中,警示、记入诚信档案、责令改正、监管关注函等是相对多见的处罚类型。
可以看到,监管层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在证监会披露的2022年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其中9起就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值得一提的是,在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案例中,结果多涉及财务造假、股东侵害上市公司权益等。
据证监会官网
在此前举办的2023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要完善全面注册制下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披露一致性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打造更加公开、透明、可信的上市公司。惩防结合,从严打击财务造假。强化财务造假案的行刑衔接,加大对“关键少数”和中介机构的立体化追责力度,对参与造假的其它主体一并纳入打击追责范围,打破造假的生态圈。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给股民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股民损失。”有从业律师表示,据《刑法》相关规定,提供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将对负责人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不但是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更是严重侵害股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给股民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股民损失。